20年前家里养过一只猫,公的,很野,总是不着家。怕它某一天跑了,于是在它长大后,我爷爷给它一枪崩了,当晚就下了锅。
大约12年前家里养了一只狗,土狗和哈巴狗杂交的,高大威猛,狐狸脸很好看。它很聪明,是看家护院的好手。也是公的,长大后天天打架,很快把周围的母狗都纳入了它的后宫。某次回家不见它身影,我妈说大概是被偷狗的偷了,只是可惜养这么大一口肉都没得来吃。
以前家里人口多,穷,蛋白质稀缺,农村里既没禁枪也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,吃鸟、松鼠、山老鼠再正常不过。我不理解现在为什么还有人执着于吃野味——那些山货身上没多少肉,多少带着膻味,吃了还上火,吃它们干啥?所谓鱼翅燕窝,只要饮食多样化,里面什么元素是获取不到的?说白了还是吃个优越感。
年岁愈增,食欲愈减,因此无法理解为了一杯饮料、一顿火锅而甘愿排队数小时,也无法理解只因别人说了句“好吃”而驱车几十公里去吃顿饭。什么时候人的口味变得如此统一?有些人说好吃就罢了,全都说好吃,要么有人道听途说,根本没尝过,要么就是趋炎附势,生怕自己不合群。吃上了的拍照打卡发朋友圈,这何尝不是吃个优越感?
为什么外面的餐馆,甚至小吃摊的东西都很有味道?无非是重油重盐外加各种调料。这些东西有个共同的特点——腻,连续吃上两顿就让人浑身难受,恨不得回家炒个青菜配稀饭。家里的饭菜没有什么刺激,正因为它们平淡,才让人吃不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