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篇的标题写完就扔在草稿箱里,到如今已有一年了,终于还是觉得要写一写。
今年6月笑笑满3周岁,9月即入学幼儿园。到目前为止笑笑依旧在老丈人家里住,我和妍二人上班下班奔波,自己能正常生活就不错了。笑笑变成留守儿童,是我们心里的痛。
妍常说我现在才意识到自己是个父亲。大家印象里都是父亲宠女儿,女儿粘父亲。可在我身上,至少在三分之二的时间里并不是这样。
笑笑出生时体重9斤,医生集体判断失误,竟然让妍顺产。折磨十几小时之后终于生下来,妍身上留下了伤,导致后面住院治疗。那时我只觉得身边多了个小东西,她就像没有灵魂的动物,所有人都围绕她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转。很烦,很累,可那时的她至少不挑剔,我还能抱着她让她在怀里睡。


笑笑长得很快,开始显现强烈的脾气喜好。产假结束后妍不得不开始上班,丈母娘勉强同意来厦门照顾笑笑。
那时笑笑几乎只接受两个人,一个是妍,另一个就是丈母娘。下班后我只想休息,看到与我不亲近,同时又吵闹哭泣的笑笑,我经常控制不住地生气。对此,妍和我闹了不少矛盾。
有时候我轮休在家,丈母娘便得以出去玩一玩,或是回趟老家,于是我就要承担起白天带笑笑的任务。早上醒来换尿裤、穿衣服、冲泡奶粉、带她去幼儿园喂奶、推车带她出门散步,中午妍带她午睡,午觉醒来我继续带她出去散步、陪她玩玩具、看电视,直到妍下班回来。笑笑与我不亲近,可知白天俩人长时间相处有多痛苦,尤其是她哭闹要找妈妈的时候。


笑笑满周岁后,丈母娘决定回老家,无人帮忙的情况下,我们只能把笑笑送回老家生活。在此之前,我们带笑笑去了趟台湾。直到现在我们都在反思当初带笑笑去台湾是否正确,因为她没有享受到什么快乐,反而跟着我们东奔西跑,受尽了磨难。
那时笑笑还在吃奶,时刻需要人抱着或用车推着,也不会说话表达自己,但是我们感受到她的隐忍,即使她自己很累很不舒服,仿佛一直都是她在迁就我们。


当时我们把笑笑带去台湾,完全没有预料到小孩子能让我们累成什么样。我是一个很没有耐心的人,总是给笑笑过多的要求、过高的期望,当她闹的时候就生气、呵斥她,忘记她是一个还没有断奶的孩子。
在台湾的期间,我们吃什么,笑笑吃什么;我们去哪,笑笑去哪;我们吹风,她吹风;我们晒太阳,她晒太阳……这不是一个小孩子该承受的。可是她仿佛知道我们出来玩,她要尽量配合我们,累了不舒服了就找妈妈吃一会儿奶。如果不是受不了,她也绝对忍住不哭。


我们从台中落地,一路往南经过了垦丁,接着从东海岸北上去往台北。连续多天舟车劳顿,连我们自己都已经身心疲惫,更不用说笑笑。在垦丁的时候,我们一行人骑着电动车沿着海岸线从下午骑到晚上,笑笑受凉感冒了,当我们到达台北的时候,感冒终于演变成发烧。
从台湾回来,笑笑回了老家,我和妍呆在厦门。从此笑笑只能偶尔与我们短暂相处,我记忆中的她已经渐渐变得陌生。两年过去,她的身高变化、她的长相、以及她的性格,总是给我一种她是别人家孩子的感觉。
直到今年以来,笑笑与我似乎变得亲近了许多。现在的她会说会笑、会跑会跳,身材比其他同龄小孩高大,而且很独立、有胆量。会不会是她的这些特质符合我对她的要求,所以我对她才有所改变?她现在很爱玩,因此我只要在她面前有所表现便能够获得她的崇拜。例如她羡慕我可以跳很远、我会游泳……

此时笑笑还在老家,本来周末打算回去看她的,可是因为妍要值班,终究没能实现。6月10号是她的生日,我和妍打算买一个小旅行箱送给她,因为 5.1 的时候看到我和妍拖着箱子,她说她也要一个她自己的。
等到妍放暑假,我们就可以把她接到厦门来适应,为9月份之后的幼儿园生活做准备。她需要准备,我们也需要。我已经可以预见到时候我们会有多辛苦,可是笑笑在我们身边,辛苦也就值得。
我想我的女儿。